总书记的一周(10月9日—10月15日)

CCB面向全球肿瘤学专家,传播肿瘤学研究前沿成果和肿瘤诊治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建设国际一流综合性临床肿瘤学期刊,打造全球顶级癌症研究交流平台,提升中国及全球肿瘤防治水平,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聚焦问题、狠抓落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总书记的一周(10月9日—10月15日)

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着力,抓实协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使命,抓紧政治监督这个首要责任,抓牢三不一体推进重要方略,抓严加强自身建设这个履职保障,坚定稳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深刻把握从严治党是为建设第一个复旦作出医科贡献的强大保障。6月21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十一届上海市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警示教育大会要求,部署推进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第一个复旦和医学院事业发展改革中心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深化四责协同,紧盯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薄弱环节。

用好抗击疫情活教材,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仗硬仗中,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及群众工作优势充分彰显,医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各级党团组织、党员干部和在校师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在同学们开启复旦之旅的起点上,焦扬寄语新生们八个字:追求进步,全面发展。

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书记在介绍学校的时候,我也非常自豪,让我更有归属感。复旦始终以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为同学们强基赋能。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六个字的复旦精神,焦扬叮嘱大家,同学们以掌声作为回复,会牢记,也会践行。

他说,星空蓝是复旦的形象色,复旦的百年星空因我们每一颗独立而自由的星而熠熠生辉。跻身复旦百年星空之前的我,被习题与试卷填充着生活,不觉自己可以改变什么。

总书记的一周(10月9日—10月15日)

学以致用,增强实干本领。台下随即爆发掌声,同学们纷纷大声叫好,期待着望道的故事上演。为什么选择复旦,同学们眼里的复旦是怎样的?课程伊始,一段迎新季的采访视频,道出了同学们的答案。复旦也是全国最早建立党团组织的高校之一。

无愧,我对得起党和人民。课有回响,强国一代这样说3个小时的新生第一课课后,回响激荡,同学们发来听课体会和感悟。从时代坐标看,建设第一个复旦就是勇担强国梦想。她说,‘新生第一课焦书记准备好充分。

‘追求进步是精气神,希望大家珍惜时光莫停顿,刻苦学习莫骄傲,不断创新莫守成。因此,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复旦梦与强国梦必定相互激荡、同频共振。

总书记的一周(10月9日—10月15日)

融合创新,激发创造活力,在复旦这个创新的暖房、创造的温床中寻得三心,葆有探究到底的好奇心、敢为人先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平常心。始终以学识卓著、润己泽人的师资力量,为同学们启智引航。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是党和国家擘画蓝图的战略基点,也是复旦人建设第一个复旦的时代基点。讲述谭其骧先生带领团队耗时30年完成《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部空前巨著,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作出开创性贡献,耄耋之年才出版第一部个人专著,在同学们自发的掌声中,焦扬动情地说:这种大师胸怀,家国情怀,高山仰止师长说: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典礼现场,红色横幅悬挂,见证着新生们开启人生新篇章。今天,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复旦人,我庄严宣誓:胸怀远大理想,关注人类命运,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探求真知,追求卓越,遵纪守法,文明诚信,恪守学术道德,弘扬复旦精神,为学校增光添彩,为强国贡献力量。焦扬为五大书院新生代表授旗。第一,做胸怀天下、心系家国的学人。

制图:汪祯仪实习编辑:王越责任编辑:李斯嘉。作为 卓博计划的一员,他认同英国数学家哈代的观点——从事科研,首先源于兴趣,其次是职业自尊心,第三是对科学进步和增加人民福祉的雄心和渴望。

每一代学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复旦学人应当融入国家现代化的时代潮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要脚踏实地,做一名实干青年,要着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隐藏在表象下的科学问题,还要有系统性思维,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去解决问题。

关于职业自尊心,要不惧未知。冯琳曾作为北京冬奥颁奖广场的中文播报员,与中国运动员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2022级新生们,继续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典礼开始前,在《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纪念短片、《超越风雨、掌握未来——复旦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纪念片》中,大先生们讲述了他们为学、为事、为人的心路历程,毕业生们分享了自己心怀家国、砥砺前行的求学生涯。作为国内最早推行书院制的高校,学校以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为育人特色,让同学们在通识教育的滋养下全面发展。新生说:要弘扬复旦精神,为学校增光添彩,为强国贡献力量从今天起,他们成为了光荣的复旦人。

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相结合,深刻认识到未来承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他对新生们提出三点期望:要坚定信念,做一名有理想的学子,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相信大家在复旦大学的求学之路上一定能行稳致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不计功利,为社会,为人群服务,这是她希望在复旦的学习生涯中能取得的收获。对进步、对人类福祉的使命感,要关注学科交叉和应用。

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宣读2022级新生辅导员名单,他们将陪伴新生成长,引导新生思想进步、全面发展,帮助新生在复旦这片沃土上茁壮成才。高中时参加生物竞赛,她发现生命本身就是最精密的造物,值得不断去探索、钻研。

从今天起,你们将正式开启在复旦的‘学人之旅。希望同学们牢记学校和师长的殷切期望,树立远大理想,践行复旦精神,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人类进步接续奋斗,在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作为教师代表欢迎2022级新生并发言。对于兴趣,要感受专业独特的美,并发现美、享受美。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她将时时提醒自己理解好、处理好小和大的关系,把小我的实践融入时代的大潮。第三,做视野广阔、根基扎实的学人。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作为一名复旦人,要不忘来时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勇敢承担时代提出的命题,不惧挑战,永久奋斗,用自己的行动去真正书写和践行强国有我。

校长说:希望同学们在复旦这片沃土长得更好更优秀,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复旦学人过去几年,同学们见证了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亲身感受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变,很多人参与了抗疫斗争,大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在不便利的条件下表现优异,每一位2022级新生都值得为自己鼓掌。今天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也是你们人生中的新起点,因为进入复旦意味着你们有了更大的舞台,更宽的视野。